2016年3月4日,24家專業從事軟硬件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的國內單位,共同發起成立了一個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并將其命名為“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工作委員會”。
這個委員會簡稱“信創工委會”,這就是“信創”這個詞的最早由來。
工委會成立后不久,全國各地相繼又成立了大量的信創產業聯盟。這些聯盟共同催生了龐大的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也被稱為“信創產業”,簡稱“信創”。
為什么要發展信創?過去的很多年,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們國家在信息技術領域長期處于模仿和引進的地位。IT 國際巨頭一直壟斷了國內的信息基礎設施,來自國際的威脅國內信息安全的事件也不斷發生,此外倪光南院士等國內行業專家也長期呼吁并推動核心技術實現自主可控。
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發展是目前國內的一項戰略,也是當今形勢下國內經濟發展的新動能。發展信創解決了本質安全的問題。本質安全也就是說,現在先把它變成我們自己可掌控、可研究、可發展、可生產的。信創產業發展已經成為經濟數字化轉型、提升產業鏈發展的關鍵,從技術體系引進、強化產業基礎、加強保障能力等方面著手,促進信創產業在本地落地生根,帶動傳統IT信息產業轉型,構建區域級產業聚集集群。
隨著中國國力的不斷崛起,某些國家主動挑起貿易和科技領域的摩擦,試圖打壓中國的和平發展。作為國民經濟底層支持的信息技術領域,自然而然地成為他們的重點打擊對象。
面對日益增加的安全風險,我們國家必須盡快實現自主可控。
第一步,在黨政等封閉市場進行應用,打磨產品和生態,培育骨干企業,這個市場預計有千億市場空間;
第二步,在產品好用和生態相對成熟之后,進入重點行業市場,如電信、軌交、電力等行業,市場較前期能放大4至5倍;
第三步,將信創產品全面應用到消費市場,而這將是一個超過萬億的市場。
3、信創產業格局較為分散,真正具有很強實力的國內龍頭企業不多,產業鏈條較為零散,面對國際巨頭,尚無法發揮合力優勢。
4、信創產業人才數量仍然不足,人才梯隊結構不合理,影響長遠發展。
好了,以上就是關于信創的內容,感謝大家的耐心觀看!后續,我們將會推出專題,詳細分析各個細分領域的信創現狀,歡迎大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