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視角上大數據既不是一種技術,也不是一種應用系統,而更應該是一種立足于企業內外部數據融合以提升管理效率、開拓價值創造模式的管理思維。企業對大數據的駕馭和掌控,其核心并不在于擁有多大規模的數據,而在于是否能夠對來自于企業內外部多樣化信息源的涌流數據進行敏捷持續的捕捉和整合,并通過深度分析開發其商務價值。
大數據因其體量之“大”而得名,然而體量并非大數據的唯一特征,甚至也不是大數據最為重要的特征。巨大的體量凸顯的是技術需求。而對于管理者而言,刻意追求巨大體量的數據并不具有多少現實意義,大數據更重要的特征在于其多樣化的來源和形態、持續快速的產生和演變,以及對深度分析能力的高度依賴。
在集成化企業系統、內部社交媒體以及深度數據分析技術的共同支撐下,部門邊界、層級邊界被緊密的業務聯系和廣泛的社交聯系所弱化,結構化的業務流程信息與非結構化的知識及管理活動信息被多維度融合的深度數據分析能力連接在一起,從而使企業真正具有駕馭內部大數據的能力。
供應鏈信息集成與社會化商務信息的融合,構成企業外部大數據的核心特征。來自于社交媒體信息源的市場環境信息與來自于組織間信息系統的供應鏈信息相結合,借助于深度數據分析技術實現面向企業商務網絡的預測與優化,并支撐起實時化、精確化、個性化的消費者洞察與敏捷響應,在此基礎上為基于網絡協同及社會化商務的模式創新提供了豐富的可能性。從而,對外部大數據的管理和駕馭,也將成為現代企業在網絡化的商務生態系統中占據主導地位并獲取經營優勢的關鍵途徑。企業內部大數據的焦點,在于業務流程信息與知識及溝通信息的融合;企業外部大數據的焦點,在于供應鏈信息與市場及社會環境信息的融合。進而,大數據時代企業組織的基本內涵,在于內部大數據與外部大數據的全方位融合。
企業大數據的價值開發高度依賴于深度數據分析能力。從內外部融合的視角上看來,企業大數據分析包括三個基本維度,即內容、關系和時空。從一定意義上說來,業務資源集成與社交媒體相融合的過程,是一個“信息去中心化”的過程。信息資源的創造和管理,從以往以經營和運作為核心的中心化模式,轉化為以分散創造、自由傳播、靈活匯聚為特征的眾創模式。另一方面,內外部數據融合的過程,是一個“信息去邊界化”的過程。企業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換、企業之間的信息交換以及企業與市場環境的信息,以日益多樣化、實時化的方式實現。
這樣的轉變對于企業組織及其員工而言,其影響將會是多方面的。正面的影響可能包括創新意識與創新行為的出現、員工能力和技能的發展、溝通滿意度的提升、員工關系資本的建立和積累、員工對組織的認同和歸屬感的增加;而負面的影響則可能包括員工注意力分散、過度爭論,以及負面情緒的傳播等。所以,建設“大數據企業”的過程,也將會是一個伴隨著困難與風險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需要管理者有效地把握創新發展的長期收益與短期業績之間的平衡,在推進大數據融合的同時防范和控制其中的組織風險,并審慎地思考和重新定義組織內外部邊界。
對企業而言大數據實質上是一種管理思維,其支點在于業務信息資源與社交媒體的融合,以及內外部數據的融合,在這樣的支點上反思企業的組織形態、運作范式和價值創造模式,是“大數據企業”的真正內涵所在。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領域更新產品與技術信息,那么訂閱強川技術郵件將是您的更佳途徑之一。